tvt体育官方网站

你的位置:首页 >

重生或者毁灭

2014/5/5点击:

重生或者毁灭

 

彭希勇

 

一个关于鹰的故事

老鹰活到四十岁的时候,瓜子老化,无法抓住猎物,喙又长又弯,不能使用自如,羽毛又浓又密,翅膀沉重,飞翔十分吃力。它只有两种选择,要么等死,要么蜕变重生。为了重生,它全力飞到山顶,在悬崖筑巢,首先让喙击打岩石,直到完全脱落,等新的喙长出来后把指甲一个一个拔掉,当新指甲长出来后,再把羽毛一根一根拔掉。在经历漫长的五个月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,老鹰重新开始飞翔,获得再活30年的生命。

一段关于人的思考

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。人呱呱坠地,带着第一声啼哭来到这个世界,简单纯净,童稚天真,慢慢成长,开始有了除吃饱外更多的欲求,直至立业、成家,开始在乎名声,追逐利益,关注享受。有的开始沾染不良习气,开始把日子过得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变得复杂纷繁。直到有一天,发现自己为声名所累,为利益所害,为贪欲所毁,为太多的身外之物而惶惶不可终日,为洗刷不掉的人性污点而沉沦迷失。

一个党员,尤其是有多年党龄的老学员,都有过在党旗下举拳宣誓的激动心情。那个时候,身上不会有负担,只有为单位、为集体、为群众多做点事的责任心,只有成为先进分子的自豪感。那个时候,是一只能够展翅飞翔的雄鹰,气吞山河、俯仰天地、轻松自在、神清气爽,人生的价值就是翱翔蓝天的身影。改革开放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,也带来了社会风气的巨大转变,带来了社会观念的巨大分岐。这种转变和分岐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。曾几何时,公车就是自己的私车,甚至相互比品牌、比档次,招摇过市,耀武扬威;曾几何时,公款吃喝变成家常便饭,上山珍尝海味,醉眼迷离,不知所归;曾几何时,节日喜庆成为“丰收时节”,收烟酒,受礼金,不露声色,中饱私囊;曾几何时,正常办事也需要用尽手段,拉关系,走后门,一权在手,唯利是图;曾几何时,贪图享乐也可以毫无遮拦,歌厅进、酒吧出,声色犬马,乐此不疲;曾几何时,跑官要官成为一种本事,一种时尚,进圈子,抢帽子,溜须拍马,各尽其能。曾几何时,铺张浪费成为一种能力,比豪华、比排场,前呼后拥,金碧辉煌……

这个时候的共产党员,是独善其身还是同流合污?是挺身而立还是随波逐流?当我们每年述职报告时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参与过公款吃喝,接收过农副产品和烟酒,接受过误餐费,公车私用过的时候,我们已不认为这些行为是个多么严重的错误,我们已对这些习以为常。

最可怕的事情不是没有觉醒,而是清醒的漠视。

当年有人从延安回来告诉宋美龄说延安的党员干部多么清廉的时候,宋美龄说,如果你们讲的有关他们的话是真的,那我只能说他们还没有尝到权力的真正滋味!

斯人已逝,言犹在耳。

党风如此,党员如此,干部如此,我们还能对这个社会有什么要求,有什么期望。当我们痛恨毒奶粉、地沟油的时候,当我们遣责见死不救,见困不扶的时候,当我们鄙视黄、赌、毒的时候,当我们叹息对老不敬,对幼不爱的时候,当我们见证公路边的哄抢的时候,当我们听惯了学术上的假伪的时候,我们应该想想:为这个社会,我们做出了什么?

这个时候,人们不再友善、不再诚信、不再爱国、不再敬业,因为社会已不公平,已无正义。

要么重生,要么毁灭

长此以往,不堪设想。

中央高层已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并且下了很大的决心来扭转作风,“刮骨疗毒,壮士断腕”。只有党风好转了,民风才会好转,只有干部队伍正了,人民群众才会正,社会风气才会正。

如果说中央关于禁止铺张浪费、公款吃喝的相关规定,保护了我们的肠胃,保护了我们的身体,那么,我们更要通过学习、教育、实践,通过自我更新、自我净化去拯救我们的思想,拯救我们的灵魂。

我们需要更健康、更崇高的信念,鹰的信念是搏击长空、翱翔蓝天,我们的信念是什么?现实一点地说,我们的信念应该是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,做一点有益的事实现自己的价值,做一个高尚的人彰显自己的品质。这样的信念,应该摒弃太多的名利思想,不图虚名,不为厚利,这样的信念,应该拒绝太多的诱惑,守得身正,稳得心住;这样的信念应该追求高雅的情趣,高山流水,风清云淡。只有当自己个人的价值取向符合人类社会的普世规范的时候,只有当自己个人的奋斗目标符合建立文明社会的基本方向,我们才能找到人生的信念,找准人生的定位,悟出人生的真谛,实现人生的价值。

我们需要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。鹰之所以能重生,就是能认识到鹰爪、喙、翅膀已是负担,是累赘,与鹰一样,我们并不缺乏什么,而是多了什么。多年来形成的追慕虚荣,贪图钱财,崇尚享乐的习惯和思想就象老化的鹰爪、鹰喙、羽毛,把原本年轻进取、充满活力、简单纯洁的心包裹得严严实实,密不透风。我们曾经以为这就是生活的价值,这就是生活的乐趣。“照镜子、正衣冠”,我们也照镜子,可都找错了对照物。以党章为镜,以正义为镜,以良知为镜,才能照出自己的差距,才能照出自己的缺点,才能照出自己的错误。要有照镜子的勇气,要有勇于承认错误的态度,“亡羊补牢,犹未为晚”,就算没有能守住第一次,但不要放弃守住第二次、第三次的机会。只要不是病入膏肓,就有自我救赎的机会。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不犯错误,就怕这个人犯了错误而认识不到,并且不思悔改。只有认识到这些旧的习惯和思想是捆绑我们灵魂的桎梏,我们才会有自我改变的决心和勇气。

我们必须做出改变的决定和行动。鹰的自我更新是漫长的,也是痛苦的。人的自我更新和改变也绝非易事,也需要一个过程,只是这个过程经不起漫长岁月的折腾。一旦认识到这种改变是必须的,再不适应,再痛苦也要坚持下去。“洗洗澡、治治病”,洗掉的是旧习,治好的是沉疴。让一切回归生命的初始,回归童贞的简单,能以一个干净、健康之身去领略生命新的高度,那就是重生的开始。

从明天起,做一个高尚的人,就算不能面朝大海,也能感受春暖花开。

XML 地图